邯郸冬至夜思家

作者: 唐代   白居易
邯郸驿里逢冬至,
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想得家中夜深坐,
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
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。晚上,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,只有影子与我相伴。
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我相信,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,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下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0792、吴大奎 马秀娟.元稹白居易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91-92

(hán)(dān)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邯郸:地名,今河北省邯郸市。冬至: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十二月下旬,这天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。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。驿:驿站,古代的传递公文,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。抱膝:以手抱膝而坐,有所思貌。影伴身:影子与其相伴。
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夜深:犹深夜。远行人:离家在外的人,这里指作者自己。

1、彭定求 等全唐诗(下)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079
2、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91-92

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
  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,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,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。其佳处,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,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,感情真挚动人。二是构思精巧别致:首先,诗中无一“思”字,只平平叙来,却处处含着“思”情;其次,写自己思家,却从对面着笔。

  前两句纪实,侧面写“思家”。第一句叙客中度节,已植“思家”之根。在唐代,冬至这个日子,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。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,不知如何是好。第二句,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。“抱膝”二字,活画出枯坐的神态。“灯前”二字,既烘染环境,又点出“夜”,托出“影”。一个“伴”字,把“身”与“影”联系起来,并赋予“影”以人的感情。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,作者的孤寂之感,思家之情,已溢于言表。

  后两句运用想象,正面写“思家”。后两句笔锋一转,来个曲笔,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,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,家人还围坐在灯前,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,以此来表现“思家”,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,真实感人。其感人之处是: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,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。这个冬至佳节,由于自己离家远行,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。当自己抱膝灯前,想念家人,直想到深夜的时候,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,坐在灯前,“说着远行人”。具体“说”了什么,作者并没有指明,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。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,有过类似经历的人,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,想得很多。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,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,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,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。

 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、平实质朴著称,其意境也多显露。这首诗平实质朴,构思精巧别致,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霍松林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879-880

hán dān yì lǐ féng dōng zhì ,邯郸驿里逢冬至,
bào xī dēng qián yǐng bàn shēn 。 抱膝灯前影伴身。
xiǎng dé jiā zhōng yè shēn zuò , 想得家中夜深坐,
hái yīng shuō zhe yuǎn háng rén 。 还应说着远行人。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  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(客栈)的时候,正好是农历冬至。晚上,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,只有影子与我相伴。我相信,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,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“远行人”。

  注释①邯郸:唐县名,今河北邯郸市。②驿:驿站,客店,古代的传递公文,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。③冬至: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十二月下旬,这一天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。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。

展开查看所有  

  题解  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(804)岁末,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,时年三十三岁。“邯郸”,今属河北。“冬至”,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约相当于阳历12月21日至23日。在唐代,冬至是很重要的。这一天,朝廷要放假,民间就更热闹了。大家穿新衣,互赠饮食,互致祝贺,一派过节的景象。白居易写这首诗时,正宦游在外,夜宿于邯郸驿舍中。

  句解  邯郸驿里逢冬至,抱膝灯前影伴身

  冬至佳节,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,才有意思。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,将怎样过法呢?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,在静夜中,惟有影子相伴。这一句与“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采用虚写的手法,在静夜中,抱膝坐在孤灯前,想象着和亲友一起欢度佳节的情景。真是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呀!第一句叙客中度节,已植“思家”之恨。第二句,“抱膝”二字,活画出枯坐的神态。“灯前”二字,既烘染环境,又点出“夜”,自然引出“影”。而“伴”字,又将“身”和“影”联系起来,并赋予“影”以人的感情。“影”与“身”皆抱膝枯坐,其孤寂之感,思家之情,已溢于言表。 以直率质朴的语言,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,感情真挚动人。二是构思精巧别致:首先,诗中无一“思”字,只平平叙来,却处处含着“思”情;其次,写自己思家,却从对面着笔,语颇直。“驿”,驿站,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。

  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

  这个冬至佳节,由于自己离家远行,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。当自己抱膝灯前,想念家人,直想到深夜的时候,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,坐在灯前,在谈论着我这个“远行人”吧!三、四两句使用白描,情感十分感人,也颇耐人寻味: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,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。至于“说”了些什么,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。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,给予补足。

  评解 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,共七百六十五首,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。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,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,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。其佳处,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,却运用反向落笔,与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、杜甫《月夜》“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”,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宋人范晞文在《对床夜语》里说:“白乐天‘想得家中夜深坐,还应说着远行人’,语颇直,不如王建‘家中见月望我归,正是道上思家时’,有曲折之意。”这议论并不确切。二者各有独到之处,不必抑此扬彼。

展开查看所有  

《邯郸冬至夜思家》作者

白居易诗词作品白居易

白居易(772─846),字乐天,晚年号香山居士。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后迁居下邓邽(今陕西渭南县)。早年家境贫困,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,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。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中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。元和十年(815),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,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,得罪权贵,贬为江州司马,后移忠州刺史。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,曾积极兴

相关推荐

  • 邯郸冬至夜思家

    邯郸驿里逢冬至,[1] 抱膝灯前影伴身。[2] 想得家中夜深坐,[3] 还应说着远行人。[4]

  • 冬至夜

    老去襟怀常濩落,病来须鬓转苍浪。 心灰不及炉中火,鬓雪多于砌下霜。[1] 三峡南宾城最远,一年冬至夜偏长。 今宵始觉房栊冷,坐索寒衣托孟光。

  • 遣怀(才人已嫁邯郸卒)

    【遣怀】[1] 才人已嫁邯郸卒[1],名士谁当曳落河[3]? 出世风怀蝴蝶梦[2],伤春心事鹧鸪歌[5]。 聪明得福人间少,侥幸成名史上多。 帘外芙蓉好颜色,晚秋寂莫照金波[6]。

  •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

    我把两赤羽,来游燕赵间。
    天狼正可射,感激无时闲。
    观兵洪波台,倚剑望玉关。
    请缨不系越,且向燕然山。
    风引龙虎旗,歌钟昔追攀。
    击筑落高月,投壶破愁颜。
    遥知百战胜,定扫鬼方还。

  • 邯郸宫人怨(邯郸陌上三月春)

    【邯郸宫人怨】 邯郸陌上三月春,暮行逢见一妇人。 自言乡里本燕赵,少小随家西入秦。 母兄怜爱无俦侣,五岁名为阿娇女。 七岁丰茸好颜色,八岁黠惠能言语。 十三兄弟教诗书,十五青楼学歌舞。 我家青楼临道旁,纱窗绮幔暗闻香。 日暮笙歌驻君马,春日妆梳妾断肠。 不用城南使君婿,本求三十侍中郎。 何知汉帝好容色,玉辇携归登建章。 建章宫殿不知数,万户千门深且长。 百堵涂椒接青琐,九华阁道连洞房。 水晶帘箔云母扇,琉利窗牖玳瑁床。 岁岁年年奉欢宴,娇贵荣华谁不羡。 恩情莫比陈皇后,宠爱全胜赵飞燕。 瑶房侍寝世莫知,金屋更衣人不见。 谁言一朝复一日,君王弃世市朝变。 宫车出葬茂陵田,贱妾独留长信殿。 一朝太子升至尊,宫中人事如掌翻。 同时侍女见谗毁,后来新人莫敢言。 兄弟印绶皆被夺,昔年赏赐不复存。 一旦放归旧乡里,乘车垂泪还入门。 父母愍我曾富贵,嫁与西舍金王孙。 念此翻覆复何道,百年盛衰谁能保? 忆昨尚如春日花,悲今已作秋时草。 少年去去莫停鞭,人生万事由上天。 非我今日独如此,古今歇薄皆共然。

  • 西江月·丙午冬至

    添线绣床人倦,翻香罗幕烟斜。五更箫鼓贵人家。门外晓寒嘶马。
    帽压半檐朝雪,镜开千靥春霞。小帘沽酒看梅花。梦到林逋山下。

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,邯郸冬至夜思家翻译,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,邯郸冬至夜思家阅读答案,出自白居易的作品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wlmqedu.com.cn/gushici/324.html